□馬長軍
  幾天前,安徽省望江縣華陽鎮,在外婆家的廁所里,9歲男孩小龍自縊身亡。在其生命的最後時間,他所收到的信息對他而言一定難以承受:媽媽已經第二年不能回家過年了。(1月26日 新華網)
  這個消息真叫人心痛。作為一個農村教師,我對留守兒童一直也很關註,我也經常建議外出打工的父母,如果不能把孩子帶走,又不能跟孩子守在家裡,那就要跟留守兒童保持密切聯繫。我和很多家長有過溝通,他們把孩子留在家裡,其實也很無奈。
  那些年輕的父母早已不習慣獃在經濟發展遲緩的家鄉,一方面,農業生產基本機械化,“農閑”時間越來越多,另一方面,家鄉很難找到可以幫助改善家庭的物質條件的工作,他們不得不外出到遙遠的沿海去打工。很多家長並不想把孩子留在家裡,他們也知道長期離開父母的孩子容易出現各種問題,何況家鄉學校常常老師都不夠,而且單調乏味的教學也很不利於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,所以不少家長都很希望把孩子帶到自己打工的地方上學。
  但是,異地求學在我國是樁很令人苦惱的事情,很多地方都對民工子女上學設置各種門檻。比如北京就要求民工子女有“五證”才能報名到公辦學校就讀,以後還要面臨異地高考的麻煩。有些地方還對打工子弟學校採取各種限制手段,把孩子們趕回老家。作為家長的民工真的很無奈,把孩子留在家裡,家長心裡也很痛苦。難道他們不願意和孩子一起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,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嗎?這個責任不該只讓這些一直處於弱勢地位的民工承擔。
  那些整天都會發現新鮮事物、而且活潑好動的“留守兒童”都十分希望把自己每天的見聞感受說給人聽。他們遇到問題的時候,又何嘗不需要及時的鼓勵與幫助呢?他們渴望交流。從簡單語言的交流,到複雜的生活經驗交流,再到細膩的情感交流,孩子們本來就應該在這日常不可或缺的各種交流中成長著。但是,很多農村“留守兒童”的交流空間比較小,尤其是在家裡,負責照顧孩子的往往是爺奶。這些老人與孩子之間存在著幾乎無法填平的代溝。當孩子交流的欲望無法得到滿足時,他們會感到“孤獨”而鬱悶不安,就極有可能以發泄情緒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。而爺奶這時往往束手無策。這對孩子的成長顯然是極為不利的。
  一方面需要提醒外出的農民工最好能夠經常跟孩子多多聯繫,多聽聽孩子的聲音,多和孩子溝通,另一方面,我們也必須考慮,農民工融入城市已經成為一種趨勢,那麼農民工的孩子更要融入城市。如果任由農村留守兒童現象繼續普遍存在,也就等於使農民工的孩子與城市孩子之間繼續存在差距,那麼將來這些農民工的孩子長大之後,就仍然面臨如何融入城市的問題。
  所以,當下亟需給農民工子女創造合格的教育條件,讓更多的孩子可以自由地跟隨父母去求學,使孩子們早點開始融入城市生活,讓孩子們既能享受和諧家庭的溫暖,更可以享受充分的教育公平。  (原標題:留守兒童的痛不只屬於父母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k53okgz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